5、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在铅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对,通以直流电,铅的带电粒子在电迁移、电渗和电泳等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迁移、富集于阴/阳极,从而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铅。此技术在欧洲不仅应用于铅污染土壤,同时也应用于铜、锌、铬、镍和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此技术操作简单,安装方便,且技术经济性可行,可将含铅100mg/kg的污染土壤去除到5~10mg/kg水平,污染土壤的治理成本约为100$/m3 。然而,电极对易腐蚀,存在二次污染风险。此外,土壤的复杂条件也是该技术的限制因素。
6、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就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氧化还原剂,通过化学反应改变重金属离子的价态,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和毒性。对于铅污染土壤,常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等。研究表明,施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水合氧化锰等也可促进铅的沉淀,减少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铅。此方法需注意的是还原剂的选择,如果选择失当,易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
7、螯合剂法
在铅污染土壤中施加螯合剂,可提高铅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使其易于流动和吸收,通常与植物修复方法联用。一方面螯合剂对土壤中的铅离子进行活化,另一方面影响植物对铅的吸收和转移。目前通常使用的螯合剂有两类:一类是人工合成螯合剂,如EDTA,DTPA, EGTA, CDTA等;另一类是天然螯合剂,如草酸、酒石酸、柠檬酸等。人工螯合剂活化能力较强,天然螯合剂易分解,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但活化能力较弱。因此,使用人工螯合剂时需考虑重金属活化后扩散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8、拮抗法
对于铅污染土壤,可利用一些对人体没有危害的重金属或微量元素通过拮抗作用来减少铅在土壤中的可交换态,抑制植物对铅的吸收。有研究表明,适量的硒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且具有拮抗重金属铅伤害的作用。